「布尿布」一直是我們關注和想要深入了解的主題,很好奇如何在新生命誕生後的手忙腳亂裡,還能多加一項使用布尿布的工作到生活中。
本篇文章訪問了王怡湘與郭品逸夫妻,在兒子出生的兩年中,如何讓孩子一路穿著布尿布到一歲三個月。夫妻如何分工合作,在「環保理念」的實踐和「生活現實」的妥協,中間的平衡點如何協調?一起來看看吧!
專訪人物:王怡湘、郭品逸、小龍珠(寶寶)
~簡介~
我們是三口+1之家。媽媽怡湘愛跳舞和喝咖啡、爸爸品郭很會打印度鼓和沖咖啡,與他們愛拉大提琴和吃腰果的兩歲小兒,還有一隻一開門就往外衝、愛鑽進媽媽胳肢窩的三花貓。就在疫情進入三級緊戒的前一個月,我們搬離了台北市蛋黃區,來到了一個連外送吳柏毅先生都嫌遠的山上生活,即興又嶄新的冒險旅程於是展開。
使用心得&生活平衡:
Q:當初為何決定使用布尿布?
A:當然是因為環保囉,垃圾量會少非常多(寶寶一天尿布使用4~5片),還有經濟實惠,使用布尿布可以省下不少錢喔!
另外替換量也有差,布尿布更換頻率大,每天約替換5~6份。 後來改用紙尿褲,一片可以撐的比較久的,才變成每天替換4片左右這樣。
關於布尿布的使用與否,其實我們夫妻也有協調過程,也不完全是誰主要誰配合。
最初我們夫妻倆都蠻同心崇尚完全使用布尿布,因爲真的可以省下一大筆錢。布尿布花色也多,可以當外褲來搭配衣服穿(這部分是媽媽的自我娛樂)。
到後來因爲孩子大了排洩量增多,布尿布的替換量、清洗量也必須跟著增加。但因為我們很懶沒有勤於更換(尤其夜晚更是無法爬起床換尿布),導致屁屁悶濕出現發炎的狀況,才捨棄全日用布尿布,改成布尿布和紙尿褲交替使用,再到現階段(兩歲後)主要以包紙尿褲為主。
現在爸爸偶爾還是會堅持幫兒子換布尿布,媽媽則是有和沒有都可以,只要育兒和家務分工、工作和經濟狀態能夠平衡就好。
Q:布尿布有什麼優缺點?
A:優點就是沒有垃圾又省錢,布尿布可以循環使用非常久,有些還是接手其他媽媽用過的(兩胎),可以減少非常多碳排放。
但缺點就是布尿布在夏天穿會比較悶熱,而且一尿尿就會有味道,不像紙尿布(拋棄式)會有設計除臭和比較乾爽。所以夏天穿布尿布需要勤更換。
另外當寶寶長到一歲三個月~一歲半時,排泄量會增加很多,布尿布會有外漏問題和無法過夜(睡到一半需要幫孩子換尿布),所以目前兩歲是布尿布和紙尿布交叉使用,大便用布尿布,小便用紙尿布(寶寶一天大便一次,清理完後整天只要沒弄髒,就能都穿同一件紙尿布了,不會有夏天臭和悶熱的問題),同時兩歲開始穿學習褲(銜接馬桶),減少尿布的使用。
Q:使用布尿布的過程,父母如何互相配合?
A : 目前是爸媽分工,媽媽負責輸入(餵奶),爸爸負責輸出(清排泄)。
但在達成分工之前也有一個過程,並非一開始就達成「媽媽負責輸入、爸爸負責輸出」的理想狀態啦哈哈哈......
因為寶寶出生的頭一年,媽媽是全職在家帶小孩,所以幾乎就是吃喝拉撒睡全包的24小時待機狀態。爸爸還稱得上是神隊友,只要下班和放假,育兒方面他能夠協助的部份,他就會盡力協助。
後來寶寶近一歲左右,爸爸跟公司請了育嬰假幫助媽媽完成碩士論文,我們才真正朝「媽媽負責輸入、爸爸負責輸出」的理想靠近了些。
同時布尿布是爸爸比較堅持使用,加上媽媽選擇親餵,所以希望爸爸可以負責更多布尿布的工作。
換尿布程序多,換一次就要洗一次屁股,布尿布也比紙尿布需要更勤勞的更換,所以分工很重要。
*訪談到這裡,發現其實家庭分工,尤其是夫妻分工比想像中還要重要,不只是布尿布,寶寶的照顧需求既繁瑣又辛苦,能夠夫妻同心、尋找平衡,才不會媽媽一個人很累。(本篇訪談的爸爸很優秀,大家可以多學習)
Q:是否有無法克服的時刻,需要使用紙尿布(拋棄式)?
A:如上面幾項提到的,在一歲三個月之後會遇到的困難,主要就是排泄量增加和需要更頻繁更換。
一歲半後排泄量變大,容易包不住,約兩小時就要更換一次。
而且寶寶晚上睡覺包布尿布,會無法撐過夜喔!如果整夜不換的話,會濕到衣服和床單,很不舒服和影響睡眠.... 也是因為這樣,我們才開始交叉使用紙尿褲。
Q:布尿布&紙尿布(拋棄式)的使用上感受差異
A:垃圾量最有感,紙尿布的垃圾真的很多,同時生活狀態也會影響使用布&紙(拋棄式)的差別。
像孩子剛出生和疫情狀況都待在家裡面,可以隨時更換,會比較好使用。
旅行在外如果使用布尿布,會增加非常多行李量(會多大包出門,就多大包回家,不會消耗掉),也是布尿布比較辛苦的地方。
以及寶寶的情緒和狀況也會影響,長大後要顧慮的事情變多、工作量也變大,加上父母自身的工作和狀態也在改變,都會影響使用感受和使用狀況。
Q:寶寶有偏好哪一種尿布嗎?
A:寶寶沒有差。
Q:布尿布用到幾歲?
A:一歲三個月前完全使用布尿布,之後布&拋棄式交叉使用。
兩歲開始可以穿學習褲,準備練習坐馬桶。
♦延伸閱讀:9個常見「布尿布」容易犯的錯誤,小心啊!
實用操作&挑選:
Q:布尿布都是哪些牌子、材質和大小(長度...)?
A:有別人送的二手恩典牌,也有一些親朋好友贈送的新生兒禮物(全新),有台灣的喜可褲(舊款)和美國的mamakoala和alvababy,我們都沒有花錢購買。
親朋好友在寶寶出生前,都會詢問我們想要些什麼禮物給新生兒,由於我們沒有特別需要的玩具或用品,就許願了布尿布,因此得到很多禮物。
布尿布的搭配是一件外面的尿布,以及配很多個裡面的襯墊。
我們使用過的有口袋型、直鋪型和喜可褲型。
口袋型的內襯不一定要放在口袋裡,也可以直鋪在外,但後來發現還是放在口袋裡比較好用。
我們也有用過喜可褲的舊版,它的內襯吸水力非常好,但因為舊版的是直鋪型,寶寶動來動去時內襯容易跑掉,現在新版的喜可褲就有改良過感覺很厲害。
Q:布尿布的價格?
A:喜可褲約$600多一份,口袋型約$300多一份(尿布加數個襯墊)。
即使全部買新的,整體用下來還是比紙尿布便宜。
Q:有沒有偏愛使用的牌子或款式?
A:台灣品牌的喜可褲(我們用的是舊款)很好用,材質也好,但就是比較貴一點。
美國品牌的mamakoala和alvababy也很好用,但價錢忘記了(朋友贈送的禮物)。
其實主要還是看寶寶的size或年齡,有些布尿布在某段時間很好用,但後來可能會外漏... 所以還是要以年齡和狀況來調整使用品牌或材質。
布尿布的各種牌子都有各種優缺點,以及每種寶寶的身形腿型都不一樣,適合的款型也會不同。
有些很認真的家長會做深入研究和嘗試,但因為我們真的還蠻隨性的,所以基本上就是恩典牌是什麼就用什麼,唯一就是因為之前有聽朋友說「口袋型」的好用,所以就會請親友送口袋型的布尿布給新生兒當禮物。
Q:更換頻率大約多長?需要準備多少替換?
A:穿著布尿布一定要勤換,最好是一尿尿就換。也不要怕漏就墊太厚或包太厚,容易潮濕起疹子和發炎。
一歲三個月之前,還可以約1~3次尿量換一份,之後就需要勤換了。
替換頻率上,以一天6份來算,準備約20~30份會是舒服的數量。
一份布尿布包含外褲一件和內襯兩片。
Q:怎麼清洗、晾曬?
A:其實清洗超方便的,沒有想像中複雜。
先把內層襯墊抽出來,內外層都用清水沖洗乾淨(大便會在外層、尿液會在內層),再集中放進臉盆裡面(泡一點水和清潔劑),累積到一定量(約5份以上、1.5天左右),再一次丟進洗衣機清洗即可。
另外布尿布不像布衛生棉,每個月只有幾天會來,所以要另外準備衣架晾曬才夠用。
Q:出門在外如何攜帶和使用,方便嗎?
A:旅行會比較辛苦,因為體積很大很重,行李會很多。
布尿布不會隨著旅行天數變少,會比較不方便。
雖然環保很重要,但找到跟便利生活的平衡也很重要,而且找到平衡也比較能持久。
Q:真實使用後跟使用前(寶寶出生前)的想像是否有差距?
A:其實沒有這麼複雜。
出生前去逛婦嬰幼品展,以為很複雜,上手才發現沒這麼難,每天多個兩分鐘而已(爸爸表示)。
要不是布尿布撐不過整個夜晚,以及長大了便尿量變多,還是會繼續只使用布尿布。
爸爸一開始使用時,還是會漏或是使用不太順手,後來慢慢練習就上手了,不會很難。
Q:是否推薦其他新手爸媽使用布尿布?
A:會啊,當然會啊!
可以用過的再送給別人,持續使用,一份最少可以經歷三個寶寶使用。
但如果很堅持要全程使用布尿布,身邊人的支持也很重要,不管是夫妻之間還是家人。
Q:二手使用的布尿布,是否有在你們手上淘汰的?
A:有一款二手,前面一位媽媽用了兩胎,用到我們才快不行了。
其實也有一部分原因是因為洗滌方式錯誤造成的...... 清洗上要多注意!
Q:除了布尿布,是否還有其他育兒環保經驗可以分享?
A:選擇親餵也是其中一項。
一開始主要是覺得母奶對寶寶最好,加上希望親密育兒帶小孩,所以寶寶從出生到現在(兩歲)都還是媽媽親餵,寶寶幾乎不喝奶瓶。
也因為親餵,我們不需要買奶粉,也節省了很多金錢和垃圾的製造。
擠奶也不一定需要用機器,我們都習慣使用手擠,自己的手最知道自己的需求。
家裡的玩具、衣物和嬰兒用品也大多是二手物,使用別人贈予的,就不用購買新的了。
希望減少寶寶出生帶來的碳排放,從生活中的吃喝拉撒開始,不要讓孩子的出生帶來更多的資源消耗。
家庭裡的母奶、尿布和用品可以自體循環,就不需要一直帶入外面的資源進到家庭裡,或是使用大量金錢去兌換,形成買入、使用、丟掉的消費狀態。
*訪問到這裡,也思考到現今社會的嬰兒財,已經是一塊非常巨大的「金礦餅」了,各式廣告和廠商不停的告訴你,要掏腰包給寶寶買「最好的」,但為什麼花了大錢就等於「好」?不花錢的養育就是「不好」或是「比較差」的?不是這樣的。
只是現在主流的「消費文化」和「用錢解決問題」,並不推崇都自己來不花錢(這樣無利可圖)。
育兒生活需要的東西,每個家庭都不一樣,主要是看「需求」,用得到的才是資源,不然再好用、再高級,只要用不到都是垃圾。
不是所有東西都適合每個人,了解自己需要什麼,蠻重要的。
同時怡湘和品郭也提到,在夫妻決定要使用什麼方式育兒時(不管是布尿布、親餵或是教育方式...),要了解這麼做的核心價值是什麼,不要太極端於任何想法,不然就不完全是著重於環保的想法了,而會進入到二元對立的狀態。
找到平衡非常重要。